一度陷入巨额亏损的煤炭、电力煤行业,如今已迎来盈利拐点。
近日,华能国际(600011.SH)、华电国际(600027.SH)相继发布2023年财报。 两者利润分别约为84.46亿元和45.22亿元,扭亏为盈,同比增长。 随着煤炭、电力公司业绩好转,该板块价值重估,并被券商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回顾过去三年,我国煤电企业集体进入“寒冬”,央企煤电业务亏损一度突破千亿元。 2023年以来,随着煤炭产能释放、煤价下降,以及动力煤“三个100%”中长期合同和煤电提价20%的持续实施,盈利能力 煤电企业效益显着提高。
业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对2024年煤电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表示乐观。他们认为,随着煤炭价格的稳步下降和产能价格政策的实施,利润将得到改善。 煤电公司利润率有望进一步释放。
由于供需周期性失衡,煤炭价格飙升,煤电成本传导有限,煤电企业一度进入“至暗时刻”。
2021年,煤电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出现“发一度电、亏一度电”的现象。 财报显示,华能国际、大唐发电(601991.SH)、国电电力(600795.SH)、中国电力(02380.HK)和华电国际2021年均出现亏损。其中,华能国际亏损高达 102.64亿元。
2022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原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刚表示,煤价上涨的同时(2021年),电力企业保供,煤电业务遭受重创 亏损1017亿元。
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关部门积极出台稳定煤价保供等措施和煤电价格政策,减轻煤电企业的生存压力。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发布新政策,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 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幅度原则上不超过20%。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电成本。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调整煤炭价格合理运行区间。 同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监管工作文件,对进一步签订中长期煤炭合同、加强合同履约监管作出安排 。 随后,要求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严格履行“三个100%”(即合同签订率100%、履约率100%、价格政策执行率100%)。
尽管2022年煤炭价格将继续高位波动,但在动力煤“三个100%”中长期合同和煤电价格上浮20%政策实施的背景下, 煤电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亏损同比减少。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席专家陈宗发2024年1月发文指出,2022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炭发电和供热损失784亿元, 同比减少576亿元,但亏损仍超过60%%。
进入2023年,在煤价下跌、厂歇煤炭供应量增加、电价上涨、发电量增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部分煤电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其中,华能国际、大唐发电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43.97亿元、1224.04亿元,同比增长3.11%、4.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4.46亿元和13.6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结束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 此外,华电国际实现营业收入约1171.76亿元,同比增长9.4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5.22亿元,同比增长3789%。
对于对业绩变化影响最大的煤炭因素,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任慧云对记者表示,2023年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重心将明显下移,上半年的走势 全年和下半年会出现分歧。 以山东Q50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格为例,上半年价格整体以下跌为主,下半年价格触底震荡。 2023年均价为878.07元/吨,较2022年同期均价下降227.24元/吨,降幅20.56%; 年内最高价为1月3日1030-1170元/吨,年内最低价为6月14日680-710元/吨。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煤炭、电力企业都摆脱了亏损困境。
陈宗发发文指出,目前仍有45%左右的损失,且损失巨大; 不少煤电企业发电边际贡献为负,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为负,经营性净现金不足以支付利息; 尤其是2021年至2022年的巨额亏损没有及时消化,部分企业严重资不抵债。
此外,2023年煤电公司业绩能否实现“逆袭”,新能源发电业务的利润贡献尤为重要。 其中,大唐发电煤电板块仍亏损1.33亿元,风电、光伏板块利润分别为25.56亿元、4.8亿元; 华能国际2023年煤电板块利润仅为4.33亿元,而光伏、风电板块利润分别为20.44亿元、59.13亿元。
利润空间有望进一步释放
业内人士表示,煤炭、电力企业在2023年达到盈利拐点后,预计2024年仍将保持较好的利润率。
2024年以来,全国火力发电量呈现小幅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148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 其中,火力发电量10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2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563小时,同比减少6小时。 其中火电占763小时,同比增加44小时。
对于2024年煤炭价格预期,任慧云告诉记者,预计动力煤市场价格中心将进一步下移,价格波动幅度可能收窄。 年内价格走势将与2023年走势较为相似,上半年整体走势呈下降趋势。 下半年会有一些向上的复苏。
九州能源董事长张传明告诉记者,影响煤电企业经营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利用(发电)小时数、电价、煤炭价格等,目前总体情况是 相对乐观。 “一是从2024年前两个月的情况来看,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增加。二是去年燃煤交易电价上涨20% 今年全年长期合同价格,除广东外,全国很多省份均未出现明显下降。第三,今年煤炭供应总体较为充足,价格将稳步下降。
不仅如此,容量电价政策的实施也有望稳定煤电企业的利润率。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煤电产能定价机制的通知》,决定从2024年起建立煤电产能定价机制,这一政策肯定了煤电的支撑价值 规范煤电固定成本回收机制。
张传明表示,容量价格机制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煤电企业盈利稳定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煤电企业的经营状况。 “总体来看,2024年煤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来,相关部门多次提出深化或推进煤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化联动”。 目前,多地正在加快实施“两联营”项目。 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也指出,推动煤电一体化联合运营,合理安排煤电支持和调节。
安信证券分析指出,煤电合资可以使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建立优势互补、长期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机制,降低煤价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保证长期发展。 为电厂提供稳定的燃料供应。 同时,还可以减少中间采购环节,大幅降低发电成本,锁定下游火电利润。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判断,随着火电转调电、煤电一体化发展,火电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陈宗发此前预测,在鼓励煤电“两联营”、允许电价上涨20%、出台产能电价、煤电企业整体扭亏为盈的情况下,“十四五” 期间将以2023年为拐点,未来两年和“十五五”期间,煤电发展将加大并加快。
尽管2024年煤电企业的发展被认为有良好预期,但业内对煤炭、电力、电价也存在一些短期和长期的担忧。
华电国际表示,煤炭供应保障政策将逐步取消,中长期动力煤合同不再要求全覆盖。 煤炭供应量增速将下降。 公司旗下部分发电公司可能因长期合同比例下降而承受燃料成本上涨。 高风险。
华电国际也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比重持续快速增长,火电企业发电空间进一步压缩,公司面临电量下降的风险。煤电产能价格机制 正式实施,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全面启动,给公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作为一家以火电装机容量为主体的传统能源发电企业,公司正在由发电向发电转型。 “发电和调峰。随着技术改造的深入和调峰的增加,利用小时数也存在持续下降的风险。”